康真真老师引领我们博览群书
1963届安铁生
“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,但我自己却以为我是在未知的真理的大海前面,在海滩上拾一些光滑的石块或美丽的贝壳就引以为乐的小孩。”悟出万有引力的科学家牛顿临终前的这段话,我是20世纪60年代初、在南通市一中上高中时语文老师康真真在课堂上介绍秦牧散文《艺海拾贝》时听到并记住的,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她,也只是比我们大几岁的青年,由于她对文学作品的酷爱、声情并茂的朗诵太美太感人了,至今仿佛仍萦绕于脑海、久久不能忘却,它让我联想到蓝天、白云、大海、浪花、沙滩、贝壳……那无比广阔、深邃、奇妙美丽世界。
记得我们上高中三年,其他科目的老师换了一批批,康真真老师始终没有离开我们、足足实实地教了我们三年语文,这在过去或现在都是绝无仅有、非:奔,也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老师。她把自己所学到的一切语文知识,都毫不吝啬地溶注于备课和教学之中,使我这个原来一无爱好、家中从不管问我学习、只知玩耍(班上年龄最小的三个同学之一)的小青年,潜移默化地、不知不觉地爱上了文学和灯谜。她常将校图书馆新买到的市场紧缺好书、她作为老师可以优先借阅,在班上介绍选读给同学们,有时还可转借给我们带回家连夜读抄,由于要借的人太多、时间紧,许多同学要依次“排队”。我记得除了《艺海拾贝》,我还向康老师借过《朝霞短笛》等,一两个晚上要读完一本书,还要摘抄精彩部分,毫无文学功底的我,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如饥似渴、挑灯夜战、眼皮打架、忘记饥饿……我常将抄录的精华句章不时翻出来回味欣赏,汩汩的文学之泉不知不觉地流入我的心田。要知道1960年到1963年,正是三年自然灾害,又是突出政治、宣扬“知识无用论”的时代,正当发育头上的我们面临的是吃不饱、穿不暖、菜肉油凭票供应,书报出版少文化生活枯燥,物质匮乏、精神也匮乏。康老师引领我们阅读的名篇佳作,其文学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给了我们精神上极大的抚慰,让我们这些好奇心强、求知心切的青年,犹如久旱逢甘霖,我博览群书的喜好也由此开始,感到一辈子的滋润、至今受益匪浅。
市一中高中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药材公司工作,一下子接触到近千种动、植、矿物药材,常让我想起康老师朗诵的《艺海拾贝》中描写的药铺,每一味中药仿佛都在向我讲述一段神奇有趣的故事……“文革”结束后,新华书店重版了《艺海拾贝》等,我迫不及待地买下,还买了许多药书,并自己剪报、建资料卡片,还学着秦牧写一些中药文化方面的小品文。可以肯定地说,我至今的这些阅读、写作兴趣就是康老师当年培养出来的,在南通市一中90校庆之际,我要说出来、并深深地向康老师致谢!现在居住在苏州的康老师有时在《新民晚报》上看到登出我的名字写出的文章,感到非常欣慰。最近我已选取整理出自己在《健康报》、《新民晚报》、《中国医药报》等上发表的180余篇,由“国医大师”朱良春作序、国家一级美术师侯德剑插图8幅的《药文化随笔》即将出版。
(原文被上海书店出版社《影响我人生的一本书》收录,有增删)
分月饼
安铁生
那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事了,当时我在南通市一中上高中,由于粮油食品匮乏,有关部门按户籍、粮油计划所在地,每年中秋前发给市民每人一张仅可购一只月饼的票券。
我们住在市内的当然是在家中与父母兄弟姐妹共享,冬瓜、豆沙、五仁、枣泥、椒盐、火腿等馅的苏式月饼各买一只,按人数各切数瓣,每种滋味的都可尝一尝。而户籍、粮油计划挂在学校的寄宿学生们就犯难了,每人一张的月饼票,只好选一种吃一个口味的月饼。若想品尝其他风味的月饼,对不起,请等到明年、后年、大后年的中秋节吧。
有三位比我们高一年级的、脑筋活络的寄宿学兄,为解决此难题经过一阵合计,决定“月饼滋味超前消费”,三个人的三张月饼票凑在一起,买了三种不同口味的月饼,这样每人可食每种月饼的三分之一,不必再多等两年了。
中秋之夜,盼望已久的月饼买回来了,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,他们取出了学习工具——圆规、量角器、三角尺等,利用几何课上学来的知识,在三只月饼上打好精确的线条,用利刀在每只月饼上切出三个大小一样、120度的扇形月饼块,三人如愿以偿美滋滋地品到了均分的三种月饼的美味。
后来不知怎的,此事传到班主任耳朵里,又反映到校长室。校长在全校大会上用广播通报了如此分食月饼的奇事,认为即使在定量供应的粮油不能满足许多中学生肚皮的情况下,这样精确的分切月饼之法可谓“史无前例”,一方面充分肯定了他们活学活用几何知识,另一方面认为这样做也有点过分斤斤计较了。
此趣事,亦辛酸事。
(原载2001年10月2日《新民晚报》夜光杯)
澳门十大电子正规游戏网站:账号+密码登录
澳门十大电子正规游戏网站:手机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